参与问卷调查就能参加抽奖,奖品包括“5.5元微信红包”“2400元购物券” “6天健康养生训练营”等,不同的问卷设置的奖项会有所不同,但是无论怎么变化,“中奖率”都是100%。当你信以为真时,离被套路就不远了。
近日,据媒体报道,有人在线填写完一份用“问卷星”生成的调查问卷后,系统弹出幸运抽奖页面,他一键获得“捡漏”机会:以368元的价格买到价值2780元手表。后经多方了解得知,抽奖活动与问卷发布方无关,所谓的中奖其实是被诱导消费了。在另一份问卷实测中,多位中奖者均抽中“2400元购物券”,链接的是“原价2780元,优惠后仅需380元”的某品牌扫地机器人,而有人花钱买到“奖品”后发现实物品质与标价差距较大。
图源:“贝壳财经”微信公众号
“说好的幸运中奖,怎么最后还是要我掏钱?”“说好的高性价比,实际上很鸡肋”。互联网上的这些“中奖”营销陷阱,一直以来屡见不鲜。其目的无非就是“促销”“带货”,而且套路基本相似。一是中奖率高,只要参与就能中奖,并且中奖的都是价格比较高的“奖品”。二是简单易行,参与问卷调查即可。还有一点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就是“中奖人”要想拿到“奖品”都要再掏一笔钱。当然这笔费用和奖品所标示的价格相比“稳赚不赔”。
通过报道还可以看出,上述“中奖”链接最终指向的消费,既有疑似收割“韭菜”的医疗相关课程,也有伪装成某电商平台的第三方购物网站。在这样的网络抽奖中,参与者是某些商家的“锦鲤”。黑猫平台上,有关问卷星的投诉有400多条,其中就包含因为抽奖被诱导消费的投诉。其他社交平台上,关于问卷星平台抽奖商品货不对板、退款难等问题也多次出现。而面对中奖商品质量问题的追问,问卷平台竟然表示“不会说去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管”。
尽管人人都知道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但面对“从天而降的大奖”却未必都能不为所动。从心理学的角度,“中奖”属于意外之财,因而具有更大的边际消费倾向。“100%中奖”表面上看似乎是某种“商业回馈”,实际上却在领奖环节暗藏玄机,只等消费者按照设定好的路线一步步完成下单。商家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套路,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。鉴于此,问卷平台必须恪守规则、守住底线,切不可只图眼前利益而放任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。行业监管部门也要闻讯而动,果断介入展开全面调查,敦促电商平台和广告发布者担起应有之责。
互联网时代,“薅羊毛”似乎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,从“上帝视角”看,不少商家也乐在其中。但越是如此,消费者越要保持警惕、擦亮双眼,否则,极有可能羊毛没有薅到,反倒成了“被宰的羔羊”。
撰文 尹贵龙